重庆吃货自由行联盟

必须曝光!超有水准的串串火锅店设计,撸一次就沦陷!

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
  • - -
楼主

 搜罗世界上最具创意的餐饮



串串,起源于四川乐山,是四川地区特色传统小吃之一,也是草根美食大众化的体现,它实际上是火锅的另一种形式,所以人们又往往称其为小火锅“串串香”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是一种以竹签串上各种菜,将其放进滚烫的火锅中涮着吃的小吃。


串串香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特色遍布于全国众多城市,“麻辣烫”亦是其变体,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串串香的存在,甚至在一定程度上,串串香已成为四川味道的代表之一。


串串又名“麻辣烫”,它实际上是火锅的另一种形式,所以人们往往又称它为“小火锅”,“串串香”出现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的四川。刚开始的串串香,锅底和菜都很简单,发展到现在几乎是无所不涮。不同的人制作的串串香都有所不同,因此,四川串串香种类繁多,风味各异。


串串香的种类很多,从海里的海鲜,鱼,虾,蟹,贝类,到家禽,猪肉,牛肉,羊肉,鸭肉,鹅肉等,还有健康的蔬菜等很多种,常见的菜品就有牛肉、鸡肉、黄腊丁、鲫鱼、鱿鱼、鹌鹑蛋、毛肚、黄喉、肉丸、火腿肠、肫肝、鸭肠、鸡心、蟹柳、豆腐干、豆腐皮、豆筋、土豆、芋儿、青笋尖、大白菜、藕片、木耳、香菇、豌豆尖等等,而所有的东西仍然是用竹签穿成串。


巴蜀人喜欢吃辣椒,而串串香也是越辣越好,不但要辣,还要辣的香,所以锅底的佐料就十分重要了。锅底是味道的源泉,像普通的我们可以看得到的,就有辣椒,花椒,桂皮,豆瓣酱,葱姜蒜,八角,香叶,党参,白芷等,有些还是中药的锅底,吃了后可以滋补的。


一锅串串,一锅故事


重拾被遗忘的老味道



重庆文化摆龙门阵:
摆龙门阵,指的就是谈天说地,吹牛闲聊。新闻时事、身边故事、古老传说等等都是龙门阵的重要内容,报纸电视就是这些谈资来源。悠闲时侃侃大山,摆摆龙门阵,不需要灯红酒绿,只要一壶老茶。


重庆文化棒棒军:
棒棒军是对一个特定群体的称呼。在重庆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爬坡上坎,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,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,沿街游荡揽活,在爬坡上坎的山城重庆,“棒棒军”是不可或缺的城市帮手。也是当地独有的文化符号。


重庆文化吃火锅:
跟朋友一起吃火锅就是“吃着火锅唱着歌”那样的嘚瑟和带劲,谁喜欢吃辣锅,谁最喜欢吃宽粉,谁喜欢带麻油的蘸料,谁能吃到最后,这种放得开并且互相了解的感情都是吃出来的。

重庆文化打麻将

重庆市民离不开麻将,重庆市民与麻将之间的关系,纯粹是鱼与水的关系。重庆市民有一份悠闲自在的心,三五麻友在一起侃大山搓麻将,一天悠闲的时光就这么溜走,可真是一个懂得慢生活的都市。这些朴素却又奢华的生活习惯,都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化解生活压力的方式。

在重庆,麻将不再是一种娱乐,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。如吃饭,如睡觉,都是离不开生活的实实在在的现状。

串事空间设计说明:
串串香,草根美食的代表
源于江水码头之滨
本案以江边的吊脚楼为蓝本拉开序幕
窗扇半掩或打开
内有万家灯火
长长的吊脚上面
垂下三五竹篮
内藏家常里短
空间以质朴的水泥灰为基底
代表重庆的红色充满视觉张力
走在斑驳的石板路上
映在眼前的是淡淡的景
心头浮现的却是往日情怀
江湖码头,码头亦江湖
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人群
在一锅串串中
煮着说不完的故事…


/
出品:深圳餐谋长品牌策划有限公司
客户:深圳市串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

/

主创团队:
品牌策划:俊 亦
空间设计:Nick/Judy

品牌设计:袁洁文/老赵
插画设计:符 蓉
文案策划:俊 亦

/

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“转载”

餐饮视界

空间 | VIS | 插画 | 摄影 |  营销


这里是餐饮老板找方向的地方

这里也是设计师找灵感的平台

《总编个人微信》




投稿 / 版权 / 合作 / 咨询


举报 | 1楼 回复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