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期间值得回味的事情很多,其中在寝室里弄火锅吃,是一件回忆起来总能让人嘴角带笑的乐事。
本来,大学里的美食种类繁多,无论南方或是北方的同学,吃什么都能满足要求,可是,无论如何,也满足不了同学们对家乡的味道、妈妈的味道的追求,由是就有了同学们在寝室里自己动手煮东西吃的现象。
自己煮东西,必得置办行头,必不可少的就是电炉和大茶缸子。这两件东西,在每个寝室里都有一两套。
然后问题就出现了,往往一到饭点,接入的电炉一多,灯光就昏暗起来,时不时还有过载或是短路造成的断电。
学校决定进行整治,成立了巡查小组,不定时查寝。一经查到私自用电炉,不但没收作案工具,而且还要全寝室写检查,全校通报批评。
虽然学校整治力度也够大,几乎天天到各宿舍扫荡,但同学们也学会了跟巡查小组斗智斗勇,上演了一出出猫捉老鼠的大戏。
最为奇葩的一件事就是,有一个学生关了门正在煮东西,忽然有人敲门,听起来像是巡查组的人,慌忙拔电,电炉一时无处可藏,情急之下一把塞进了被窝里,然后才开了门。结果不是巡查组的,只是有外校的几个学生来找人,找的人又不在,那几个就走了。那个同学忙关了门,准备继续,谁知转头一看,坏了,被窝里已经冒出了浓烟。忙将水桶的水泼了上去,火灭了,但被窝也毁了。
这件事在学生中间传了一个遍,前车之鉴,这也给后来之人提了一个醒,要提高安全意识。
我们寝室处在楼道正中,如果巡查小组来,我们预先就会查觉,就有充裕的时间转移作案工具,所以我们寝室的同学胆大妄为,几乎每人都有一套作案工具,平时不用就放在各自的柜子里,谁也察觉不了。
到了晚上,不是就有同学拿出来煮点面条啊,抄手啊什么的来吃,还别说,虽然作料并不齐全,但那味道特别香甜,特别令人满足。
有时会正赶上巡查的人来。他们在寝管大妈的带领下,逐个打开房门检查。他们一来,就会带来喧闹,我们就查觉了,所以不慌不忙地把正煮着东西的缸子端出来,放到桌子上,用平时吃饭的碗盖了,一丝气味也露不出来。高温的电炉被小心放进洗脸盆里,推到床底下,再用别一只盆子盖了。旁边的人早把窗户打开,把气味散去。然后各自回到桌前或床上,若无其事地看书听音乐。
巡查的人推门进来,也只是望望,见一切正常,没有异象,就会离开。等巡查的人离开了这层楼,电炉就会又被拿出来,继续刚才还没有完成的操作。
接着该说到火锅了。
学校行课期间,我们无论如何也不敢大张旗鼓地整治火锅的。 一来味道太重,无法掩饰,二来准备工作多,场子开得大,巡查的人来的话,难免不露痕迹。
那年寒假我们同寝室有四个同学约好不回家过春节,都在外面找了家教。一方面是想自己挣点零用钱,一方面也是想体验一下第一次不回家过春节的感受。
春节前几天,家教也都停了,补习的孩子们也要休息或是东家西家去串门吃团年饭呢,我们几个也就放松心情玩,天天逛街,买吃的买穿的。寝管大妈也神龙不见首尾,我们也就安安心心在寝室里煮好吃的。
年夜饭是必须要弄的,我们一致决定吃火锅。
由于都做了家教,手上有钱,在吃上面就放开了些。大家一起去采购,买了不少高档食材,没有菜刀和砧板,就用水果刀在木凳子上切,或是用剪刀剪。
然后就把洗净的脸盆搁在电炉上,化开火锅底料,听着滋滋的油响,闻着浓郁的香味,大家心里都很兴奋。
当红汤翻滚起来,散发出诱人的香气,大家坐下来,打开买回来的葡萄酒(那时就叫葡萄酒,没有红酒一说。),一人倒了一杯,兴奋地碰杯,叫道:“新年快乐!”一人喝一大口,然后开吃。
正吃得热闹,有人推门进来,定睛一看,原来是寝管大妈。
我们几个都吓了一跳,齐齐站起来,有点不知所措地看着她,嘴里的食物也忘了咀嚼。
寝管大妈看了看我们摆在桌上的一摊子东西,淡淡地说:“吃完了记得收拾好,注意安全,别把东西烧起来了。”
我们几个如梦初醒,如获大赦,连连点头,嘴里塞着食物,只能“唔唔”应着。
坐在外边的女生忙热情邀请:“孃孃,你也来一起吃嘛。”
寝管大妈摆摆手:“不了,家里人还等着我回去吃饭呢。你们这几天注意一点就是了,小心用电,等开学就不许再拿出来用了,知道了吗?”
我们忙不迭地答应着,点头哈腰送走了寝管大妈,就重新落座开吃,这下更是无所顾忌,敞开肚皮吃吃喝喝,说说笑笑,打打闹闹。
第一个不在家度过的春节,在亲爱的同学们的陪伴下,仍然那么温馨和快乐。
此后我也吃过不少各种特色的火锅,但大学寝室的火锅味道,却终身难忘。
图片来自网络,如涉版权问题,请联系后台删除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