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四川,肯定想起火锅噻!
依托川渝地区火锅美食基因,近一段时间来,随身带、随时煮、随处吃的方便自热火锅,迅速崛起于快消品方便食品市场,爆红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。
然而,今年发生的两起事件引起了大家对方便自热火锅安全性的担忧。
3月20日,成都一名网友在新浪微博发文称,将方便自热火锅直接放在玻璃桌面上,1厘米厚的玻璃桌面直接碎了,差点砸到脚。
11月17日,,16日下午6点左右,美国一所寄宿学校内的一氧化碳警报器突然响起,学生们被疏散撤离。当地消防部门接到报警赶到现场,在追查过程中追踪到学生宿舍,但调查人员无法找出警报触发原因。之后一名中国留学生提到了他的晚餐:父母从中国寄来了的牛肉“方便火锅”,其中包含有加热饭菜用的自动加热包。据消防队员说,在“方便火锅”附近,一氧化碳表检测到的气体含量极高,可能因此触发了报警系统。
方便自热火锅真的危险吗?
。
实验中,大队实验人员首先准备了自热米饭、自热火锅两类自热食品作为实验材料并进行相应编号,同时准备了有毒气体探测器及红外测温枪。
实验一:消防员通过分别将自热食品的发热包进行加水后,仅仅过了数秒,发热包温度就攀升至75.8摄氏度,同时有毒气体探测器警报声响起,周围检测到了一氧化碳,且在开阔通风室内场地,一氧化碳浓度就达到了20.8mg每立方米,离24mg每立方的标准值相差无几。
实验二:消防员通过把加热包放入自热食品包装盒内,并封住通气孔,半分钟后,该包装盒迅速鼓起,同时有大量蒸汽冲破包装盒密封处冲出,还伴有“滋滋滋”的声音,所幸该自热食品包装盒密封性较差,否则极易发生危险。
实验三:消防员将自发热食品的发热包放入矿泉水瓶内,模拟密闭容器内是否会发生危险,当实验员将水慢慢倒入矿泉水瓶放在地上静置数秒后,该矿泉水瓶迅速被膨胀扩大,同时底部被高温高压灼穿喷出高压蒸汽。
据介绍,“自热食品”底部有加热包,主要成分是:焙烧硅藻土、铁粉、铝粉、焦炭粉、活性炭、盐、生石灰、碳酸钠等,加入冷水反应,升温后可达150℃以上,蒸汽温度达200℃,最长保温时间可达3小时,如果发生意外,极易造成烫伤等危害。
为此,消防员提醒在食用此类自热食品的时候应当注意:
1.方便火锅的盖子上有一个透气孔。如果透气孔堵塞,容易造成小型爆炸,甚至烫伤人。
2.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来使用发热包,并注意在加热过程中将透气孔打开,以免造成意外伤害。
3.如果家里用的是玻璃餐桌,最好在“自热食品”下面加隔热垫,免得玻璃炸裂。
4.自热食品”属于航空危险品,在乘坐飞机时,千万不要携带或托运此类食品,此外,千万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,防止儿童盲目使用加热包发生危险。
另外,方便自热火锅的食品安全性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。
,方便自热火锅作为创新食品品类,由于门槛较低,实际生产中各种原料多以代工形式,组装出品,尚无行业标准进行规范,造成其生产企业标准和自热火锅产品标准的缺失。
如何做到既鼓励产业发展,又保障人民群众的食用安全。成都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现在成都市范围内已严格实施此类产品的市场准入规范,要求经营单位严格执行索证索票管理,严格验明生产许可或委托加工资质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文件。另外,针对方便自热火锅内食材的特性,拟组织开展针对性的风险监测,重点监测食品添加剂超量超范围、微生物和致病菌等指标。
(来源:四川日报、成都商报、新华网微博、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