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吃货自由行联盟

【长知识】网红“方便火锅”到底安不安全?看完这个实验你就知道!

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
  • - -
楼主



天气转冷

吃火锅的小伙伴是越来越多了


可是吃火锅要先花时间准备食材

而且最好是人多才有气氛

如果你一个人心血来潮

想吃个火锅热乎热乎

有没有简单的办法?

别说,还真有



不用火不用电

加点冷水就能熟

相比饭店动辄上百的价格也不贵

(秒变正经脸……)


但你以为小编是来给大家“种草”的吗?

那就大错特错了



前段时间

一份来自中国的自热“方便火锅”

在美国寄宿学校被指引发恐慌

还触发报警系统把消防员给引来了



,在周四,圣安德鲁斯学校(St. Andrews School)的一氧化碳警报器响起后,学生们被疏散撤离。下午6点左右,当地消防部门接到报警赶到现场,在追查触发报警来源过程中追踪到学生宿舍。但调查人员无法找出是什么原因触发了一氧化碳警报,因为大楼里没有天然气或木头燃烧的元素。

然后,一名中国留学生提到了他的晚餐:他的父母从中国寄来了一些牛肉“方便火锅”,其中包含有加热饭菜用的自动加热包。

消防队的斯科特·卡罗尔(Scott Carroll)说,在“方便火锅”附近,一氧化碳表检测到的气体含量极高,可能因此触发了报警系统。


这条新闻可把小伙伴们给惊呆了

在我们这儿这么普遍的自热食品

到了国外咋还成了火灾隐患了呢?

国外的消防员至于这么“小题大做”么?



无独有偶,2017年3月22日,四川成都小伙子在家吃“方便火锅”。家里1cm厚度的玻璃桌,愣是被高温弄得炸碎了……桌角玻璃碎裂不说,还差点砸到自己的脚!


到底“自热食品”威力有多大?

它们的发热源是什么材料?

它们的最高温度能达到多少?

究竟是否有安全隐患?

11月23日下午

浙江宁波消防支队镇海大队做了一场实验

看看自热火锅到底是“美味食品”还是“定时炸弹”


(视频时长59秒)

实验人员首先准备了自热米饭、自热火锅两类自热食品作为实验材料并进行相应编号,同时准备了有毒气体探测器及红外测温枪。

试验一:发热包在敞开环境中加水


消防员把一份自热米饭的包装盒拆开,取出里面的食材,只留一包发热包在塑料盒内,按照使用说明把冷水缓缓倒入盒中。


冷水倒入后,发热包迅速膨胀了起来,大量水蒸汽从塑料盒内冒出。10秒钟后,红外线测温仪显示,发热包的表面温度已高达75.8度,且仍在上升。


消防员又拿出有毒气体探测仪,刚凑近塑料盒上方,仪器就发出报警声,红色的报警灯也不停闪烁。


探测仪显示,此时一氧化碳浓度达到了每立方米20.8毫克,接近每立方米24毫克的警戒值。1分钟后,发热包的温度渐渐稳定在130度左右,大量蒸汽仍不断涌出。


镇海消防大队参谋张自强介绍说,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是焙烧硅藻土、铁粉、铝粉、焦炭粉、活性炭、盐、生石灰、碳酸钠等加水发生化学反应后,产生大量热量,同时生成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。如果加热“方便火锅”时不注意通风,否则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。”

试验二:通气孔被堵后对发热包加水


方便火锅上有个通气孔,如果加热时不小心把通气孔盖住会怎么样?为了直观反映这一情况,消防员拿出一份自热火锅,按说明开始加热食材,并将盖子上的出气孔用胶带封住。不到10秒钟,方便火锅的塑料包装盒就开始膨胀变形。


30秒后,圆鼓鼓的包装盒盖子边缘开始“滋滋”地冒出水泡,大量蒸汽从盒子的边缘往外冒。几分钟过去了,蒸汽还没有丝毫减少。


“虽然这次实验没有爆炸,但危险性还是很大的。”张自强表示,爆炸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,国内外其实都发生过这样的案例,所以还是要格外小心,千万不能堵住出气孔。”

试验三:发热包在密闭环境中加水


最后一个实验,是模拟加热包在密闭环境内是否会发生危险,消防员拆开一份自热米饭的包装盒,将里面的发热包取出后剪开,并将粉末状的混合物倒入到塑料矿泉水瓶中。


加入约半瓶水后,消防员迅速拧紧瓶盖,将矿泉水瓶放置在空地上进行观察。只见瓶子里清澈的水遇到黑色的粉末后迅速变得浑浊,不断有气体从水里冒出。


很快,塑料瓶的瓶底开始变形,瓶体慢慢倾斜。30秒后,塑料瓶“咚”地一声倒了,原本凹陷的底部完全被顶了出来。43秒后,“啪”的一声,塑料瓶底部被高温烧穿,喷出了白色蒸汽。


张自强说,发热包发生化学反应时,会产生大量的热量,导致包装盒内的压力快速升高。如果出气孔被堵,包装盒内的压力就会过大,很容易向四周不规则喷溅,发生烫伤事故。

Tips

安全小贴士

1. “自热食品”盖子上的透气孔不能堵塞,否则容易引起爆炸

2. 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来使用发热包,以免造成意外伤害

3. 家里如用玻璃餐桌,最好在“自热食品”下面加隔热垫

4. “自热食品”属航空危险品,乘坐飞机千万不要携带或托运

5.“自热食品”应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,防止发生危险



来源 | 浙江消防

编辑 | 耿寅

审核 | 刘健

 您可能喜欢 


【周末特刊】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特警,却总被同事取笑,你会怎么做?

【敬言茶舍第170期】我钱都准备好了,你老公竟然不喜欢我?

【关注】中国警察网第四届(2017年度)优秀通讯员评选活动通知

【权威发布】每周食药黑榜·第18期:这些食品千万不要再吃了!

【视频】中国警务新闻第57期

【提醒】这些致命的视觉盲区你一定要知道!!



举报 | 1楼 回复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