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随着气温骤降,寒冬涮火锅的人越来越多,尤其在家里自制涮锅就更多了,朔州妈妈们采购的各种丸子必不可少。阿朔走访多家超市和菜市场后,为事儿友们整理一份涮锅危险丸子名单。你知道这一颗丸里有十几种添加剂,患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肾脏病等人群可要小心了,别贪鲜丢了咱的命啊!
“要真用上牛肉、蟹肉,那厂家不就亏死了。”在某火锅店打工的小敏透露:新鲜牛肉要40元一斤,自己手工制作,一般按照一斤肉,配三两淀粉,再加三个蛋清,再加上一些蒜末、葱末等去搭配,做出来的丸子重量就一斤多一点,这样算下来,每斤牛肉丸的成本就要40元。若要再加上厂家人工、设备、场地等成本,再加上超市的利润,农贸市场那二三十元一斤的牛肉丸又能含多少牛肉呢?超市里29元一斤的冻丸,在菜市场不到20元。
“涮火锅喜欢煮冻丸,一是因为丸子有肉,经得煮,二是确实煮得出味。”小敏说,用新鲜猪肉、牛肉或鱼肉做出来的丸子,因为没有放任何添加成分,制作煮熟后冷冻,保质期最长不过一个月,煮起来鲜味比较淡。但冻丸都会添加各种料,包括增稠剂、香精香料等,“牛肉丸有牛肉的味,虾丸有虾的味,闻着包装都是香的,煮了之后更是香。”
出于提高产品口感的考虑,冻丸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会增加各种添加剂,以增加丸子的弹性和味感。超市里的仿蟹肉棒,其配料表上的成分有25种,除了鱼糜、水、冻蛋白、淀粉之外,其添加剂就有醋酸酯淀粉、三聚磷酸钠、六偏磷酸钠、辣椒红等多种,而复方增稠剂又包括卡拉胶、结冷胶、碳酸钠等。各种添加成分的营养价值并不高,而各种含钠元素的添加剂对于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肾脏病患者的危害不言而喻,因此各种冻丸不宜多吃。
在超市的冷冻区专为爱涮锅子的消费者辟了专区,以各种冰冻类调制肉丸为主。但像撒尿牛肉丸、鱼丸以及各种蟹丸、虾丸、鲍鱼丸,这些早先能买到的火锅丸子几乎都找不到了。
经过一番寻找,她只找到一款牛肉鱼丸,主要成分是鱼肉、猪肉、牛肉和水等等。“怎么会连牛肉丸都没有了?”她问负责这一区域的工作人员,得到的答复是:“所有品种都在冻柜里,翻到有,就有。”
经过调查发现,原来并不是不见带“牛肉”两字的丸子,只是多个前缀或后缀“仿牛肉”或“牛肉味”。海旺品牌的一款丸子标注的品名为“港式撒尿牛肉味肉丸”,配料是猪肉、鸡肉、淀粉等等。一款海欣牌的冻丸标注的品名为“香港撒尿肉丸”,下注“牛肉风味”,配料也是猪肉、鸡肉等等。产品名标注名符其实的还有蟹、虾等,“海欣仿蟹肉棒”、“仿虾丸”,成分主要是鱼糜等。
冻丸家族除了名称标识上有变化,标签上的数字也更明白了。
“馅含量:18%;主原料:鱼肉+猪肉45%,其中鱼肉30%。”安井爆汁小鱼丸的包装袋上标注着馅大概有多少,馅里真正的肉又有多少。
不同品牌的这一数值相差比较大,像大鱼市的咖喱鱼丸就注明:主原料鲜鱼肉88%;海旺的香菇贡丸则注明:主原料猪肉+鸡肉45%。
正确选购放心的丸子
对于如何选购丸子,阿朔建议事儿友们在购买时注意外包装上两方面的信息,一是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,一是配料表,不要被其名字迷惑。
你所看到的,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,如果您感觉这篇文章触动了你,同时对您的朋友可能也会有所帮助,请分享给他们喔!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