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岁从技校毕业,一份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。他是全国劳动模范、是....一项项荣誉是他在焊接工作上的成就,但最能让他坚持下去的,是每完成一个产品制作,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满足感......
《了不起的成都工匠》第03期
视频时长约6分钟,请在WIFI下观看
基于对四川这个省份的基础印象,很多人第一次听到“川锅”,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四川火锅。
四川川锅锅炉有限公司做焊工技师已经30年的胡明,面对镜头,笑着说出了这样一句话。
“别人一听咱们是川锅厂的,还以为我们是造火锅的。实际上这完全是两回事情,我们做的是大型的锅炉压力容器,它的用途很广。比如四川省大型的火电、核电设备、大型石油化工容器,还有大型的环保设备。但是我们产品主要的用途,还是为咱们国家提供发电。”
焊接的学问
出生于1967年的胡明是成都人,高中毕业,不会说普通话。高考时名落孙山,却机缘巧合赶上县里开办技校的机会。由于名额有限,县里就通过高考分数筛选技校入学资格,胡明被选入其中,而班里一共也就二十来人。
最开始进入技校的时候,胡明并不知道自己要选什么。工厂帮着每个学生自动分配,于是胡明被分配到了焊接班。就这样,误打误撞地开始了自己焊工生涯。
1991年,成都首届职工岗位技术大赛第一名
2005年,获“全国劳动模范”
2009年,
2018年,获评“四川工匠”
18岁毕业进入川锅厂,这是胡明的第一份工作,也是到现在为止的唯一一份工作。从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的“小白”,到现在履历中数不清的荣耀,这条路一走,就是30多年。
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,我国锅炉行业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的高科技现代化企业。四川川锅锅炉的产品在科技含量方面更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。而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的技师胡明,靠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,在锅炉压力容器焊接这个技术要求高、作业条件艰苦的岗位上,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。
“焊工不仅仅是把两个冰冷的物件,融化了粘在一起,它里面有很多学问。”胡明说。
在厂里,胡明主要负责生产电厂锅炉(很多大型的发电厂都要用电厂锅炉发电),工业锅炉和环保锅炉(帮忙分解垃圾)。
因为需要脑力和体力的同时付出,胡明的工作压力很大。脑力上,一个小细节没注意,就会影响整个流程发展。他经常要加班到半夜才能回家。已经年过半百的胡明,逐渐感受到了体力上的吃不消。但他对这个行业仍旧充满着感情和热血。
每当一个产品在他手下被完成制作,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,是他一直不愿意转行和放弃的原因。
焊接最细致的地方,机器没办法完成,胡明需要做的就是纯手工完成焊接工作。集箱式锅炉最重要的受压部件,焊接难度相当大。
为了练就过硬的焊接技术,他学习最新的焊接理论、掌握每一种焊接技术,最终练就了属于自己的绝活——焊接集箱最佳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手法。
“焊接的过程非常枯燥,每天就是面对着那堆钢条。以前我徒弟问我:是怎么长年累月地忍受这份工作的,我和他们说,焊接不是简单地把材料融化了粘上去就可以,里面有很多学问,需要你不断地去研究学习。”
不忘初心
30多年来,每天都和焊枪、焊条、钢材打交道的胡明,从来没有一刻忘记过自己的初心。
最开始的时候,他完全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焊接工人。刚被分配到这个专业的时候,也和自己的徒弟一样,对焊接没有任何概念。直到有天,一部叫做《都市里的村庄》的电影,给了他非常大的鼓舞与震撼。
“里面讲的是一个女焊工焊接轮船的故事。那时候我才知道,原来我们做的事情,是这么厉害的!”
直到现在,每一次开始重要任务之前,胡明都会去老厂转转,因为那里是他初心诞生的地方。
但是,胡明心里也很清楚,越是重要的工作,就越是容不得哪怕非常细小的错误。
抱着这份敬畏与崇拜,胡明在工作中非常细致认真。这也造就了他以氩弧焊连续施焊上千个头,X射线检测100%无返修的记录。
说到手工氩弧焊技术,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可以说。
上世纪80年代,“手工氩弧焊”这项技术,在国内焊工行业尚属“高精尖”的地位,厂里几乎没人懂得。
后来,当时正在焊工技术培训中心考试的胡明,在闲逛时捡到了废料堆里别人练习用过的试管。聪明的胡明开始通过试管焊缝的形状和纹理,倒推操作原理,没想到,竟然真的让他琢磨出了其中送丝和运弧的正确方法!
于是,手工氩弧焊,这一曾经让厂里焊工们满脑疑问的技术,因为胡明这一“捡”而成为历史。
闪闪发光的“平凡人生”
近两年来,随着国家技术的进步,锅炉母材的强度越来越高,焊接难度越来越大,作为厂里技术最好的老师傅,突破这一难关的重担,自然落在了胡明身上。
焊接材料,也就是将两种母材链接在一起的“胶水”,而母材,就相当于是待粘合的纸张。现在纸张变厚变重了,胡明就需要带着徒弟们找到更合适的施焊技巧。
和徒弟们完成一件重要的产品,也是胡明教给他们的最重要的一课。
母材的质量越高,也就代表着操作时要越发的细心和专注。
“我们焊接的锅炉,使用的时候,气体从里面通过,会产生数十吨到数百吨的高压,如果焊缝不牢固,不能和母材的质量达到平衡,就很容易被撕裂,导致爆炸。”
“爆炸的威力不亚于一颗小型原子弹,一爆炸,可能整个工厂都炸没了。”
我们在拍摄的时候,正好是他们在焊接一批高质量母材的时候。胡明带着徒弟们从选择焊接材料、到安装管子的尺寸、测量母材口径等等开始入手。徒弟们在焊接上的工作不够严谨,胡明甚至亲自接手焊接......
火花淋浴,温度高达上千度,如果溅到身上,都能闻到肉烧焦的味道,非常疼。即使是这样,也不能分心。
“只能忍着,手上不能晃动,焊枪要保持到一根焊条焊完为止,不然偏离一点,有可能就会放进气体。”
在焊工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的30年里,胡明不是没有过调离一线,转而去到相比没有这么辛苦的岗位上去的机会。
其实,胡明是曾经有过一次“升官”的机会的。调离辛苦的一线工作,转岗到管理层,但是出乎意料地,他拒绝了。
“工厂在08年改制的,很多人岗位都调动了,或者直接走了。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岗位会调动成什么样子,企业会变成什么样子,我关心的,只是做技术的那些人还在不在。”
对于胡明而言,将毕生技术传给锅炉厂的徒弟们,才是自己在这里唯一的使命。
“现在,我的徒弟们也可以解决一些大问题了,虽然他们现在已经是全国技术能手和’劳动模范’。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有限的,退休前我还是要尽量地帮他们。”
正是这样一颗大匠之心,才让精湛技艺薪火相传,促使着成都,乃至全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。
心有精诚,手有精艺,复杂世界里,唯有对手艺简单执念,才能将工匠精神永远传承,才能在弧光和焊花中,闪耀平凡人生。
推荐阅读
| 30年组装上千架战斗机,“厉害了,刘时勇”! |
| ,代表了最顶尖的汽车喷涂水平 |
| 这个在《唐人街探案2》里的司机,是个博士 |
| 他是我爹,也是我师父,可这次我不想听他的 |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