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火锅故事
三个小时的车程,我从城市的那头,穿过70公里的距离,来到城市的这头。隔着熙攘的街道,看着人群中的那个女孩向我招手,一切恍如当年。依稀记得那个夏天我们也是这样告别的。
突然想起《盗墓笔记》里吴邪常说的那句话:我们只是,好久不见。
一年了吧,真的是好久了呢。小s对我说,只要在同一座城市,怎么样都不算遥远。
“是啊,为了一顿火锅,命都不要了,挤地铁挤仨小时,我不也来了嘛。”
小s嫌弃地说我怎么还和以前一样毒舌,我翻了个白眼:“你不也是,恨不得嫁给火锅的犯二女青年!”她咯咯咯地笑着,然后是一个猝不及防的熊抱。
原来,总有一些东西,不管时间过去多久,都始终不变。
小s是我大学时候的死党,作为班里的“元老级吃货”,不出任何意外的,我们俩玩到了一起。记得最后那个明媚的春日里,那个白杨树疯长的季节,我们也是每晚约着火锅一起走过的。
那时候啊,每个人的心里都卯着一股劲儿,毕业后的愿望,小s不说,我其实都明白,她是留恋青岛的。这座城市里有她想见的繁华,有她向往的生活,更有她想要追逐的梦与想,用她当时的话讲就是:留在这里,可以一天三顿吃到一锅两头牛啊,这个老家怎么能有!
她常说,喜欢一种味道,爱上一座城市,向往一种生活,从来都不是毫无理由的。
“一锅两头牛,老规矩”
大学四年,我们都是这样的:位置靠窗、底料麻辣、多醋多麻油。
对于学生党而言,想吃顿好的又不算贵的,一锅两头牛算是很合适的了。自称为“月光美少女”的我们常常嘲笑自己是廉价劳动力,吃一个星期的泡面,干一整天的手工艺,攒下的钱却总是舍得拿出一半来去约顿火锅,开荤的日子,也就只有一锅两头牛能满足我们呢。
看着热气腾腾的锅面,小S总会发神经一样的感慨:生活就应该过得像诗一样嘛。
以前常常嘲笑她作,现在却也理解:无论多么潦草的生活,也总会有充满诗意的那一刻,你看,我们那时的品味可一点都不廉价呢。
我望着窗外,各色的人群,各色的妆容,都是因为什么而留在了这座拥挤的城市呢?为一个人?为一件事?还是,为一种只有自己内心才懂的执念?我想,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吧。而那两个因为一顿火锅而留下来的姑娘啊,依然还是那么努力着、奋斗着呢。
也许每个人都应该有那么一两个不徐不疾的朋友,没有必须的问候,也不用刻意说再见。这些年,人来人往,还好遇见了你。
“我是真的想留在这座城市”
“嗯,我也是。”
然后呢,继续一起约火锅吧。
END
有故事的火锅
友情链接